10月12日,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党支部的志愿者到米庄镇官庄社区,为两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开展义诊和健康指导。 75岁的刘奶奶,因脑梗出现肢体障碍,常年就只有老两口在家。党员志愿者询问他们身体状况,为他们测量血压、听诊心肺、检查身体、发放药品,叮嘱日常注意事项,宣讲“早发现、早防治、早康复”的健康理念。 “之前去镇上看病要往返近20公里,多亏有了你们常来义诊,这下看病方便多了!”刘奶奶感激地说。 官庄社区隶属于高新区米庄镇,位于镇的最东边。这里四面空旷,位置偏僻,地理位置赋予它宁静祥和的气息,却也阻隔了看病就医的便利。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社区内常住人口有2900余人,以空巢老人居多。 作为刚“诞生”没几年的还建小区,周边没有医疗机构,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最怕生病。一旦有个头疼脑热,只能靠家里平时囤的几粒药片。稍大的病,就得去9公里外的镇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出门就医不便,经常十病九扛。
今年9月,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以共同缔造理念为抓手,聚焦群众看病难、就医不便等问题,与米庄镇15个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开展共筑健康活动,医院15个党支部以结对包保形式,分别下沉到15个社区(村),以村委会、村党支部等组织为载体,找准群众真实需求,建立服务清单,做好“老百姓点菜,医院下单”工作,创新了“医院+镇办+社区(村)+企业”全方位融合模式,发挥医疗资源效益最大化,辐射到全镇6万多人。
聚焦基层医疗能力短板,各支部以村卫生室为主阵地,志愿者通过定期到卫生室问诊,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为周边居民开展常见病和慢性病健康指导服务,每个月还推出不同主题健康义诊、讲座,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开展上门服务,提升重点疾病的识别率、建档率、管理率和控制率,实现健康管理关口前移。同时,支部专家常态化对基层卫生人员提供专业指导和带教,通过打造一批社区健康驿站,共建一个镇卫生院,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为更好地为居民提供服务,医院畅通就医绿色通道,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医疗模式。针对困难群众,给予检查费优惠、免费车接送等优惠政策。通过党建搭台,医疗唱戏,不断优化基层卫生服务资源,以点带面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实现“小病村里看、大病医院治”,真正做到家门口的“一站式”健康服务。 (来源:襄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