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打磨、装配……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正全力以赴赶制汽车前轴。7月中旬,位于谷城县的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生产一派繁忙,技术能手正通过一年一度的技能大赛建功立业,为企业研发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
今年,该公司新上的轻量汽车前轴智能化锻造系统获得襄阳隆中人才支持计划A类项目200万元扶持资金。全县入选襄阳隆中人才支持计划的企业达到6家。
人才是第一资源。谷城县在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人才强县”理念不动摇,始终对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立足山区县发展实际,因需制宜发挥人才引育优势,努力构筑聚才“强磁场”,让各类人才潜心探索、安心研究、放心攻关,在各自领域尽展其才、各施其能,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因地制宜,优选平台招引人才
谷城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是省政府重点支持的成长型产业集群。2020年底,谷城县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签署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搭建起联通政、企、校产学研合作桥梁。今年5月,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谷城县挂牌成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旨在围绕谷城产业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大批优秀产业精英。
为开启地方揽才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间的“绿色通道”,谷城县积极行动,主动参与湖北省“才聚荆楚·百县进百校”就业促进专项行动,与高校结对,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的河南籍大学生王靖尚,被谷城县良好的就业环境所吸引,毕业后成功入职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企业敢用人,重激励,将新人送到重大项目的一线锻炼。如今的王靖尚已成长为工艺技术部的骨干力量。
选出好苗子,更要精心照料,细心呵护。除了从高校引进,谷城鼓励企业在员工继续教育、优秀人才选育培养上发力。通过“专升本”“本升硕”“职称评定”等学历、职称提升活动,培养企业内部技术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
“我的硕士论文就是围绕模具设计软件模拟参数不够精准开展研究的。”2019年,依托公司学历提升活动,三环锻造工艺技术部员工许明坤重返校园,考入武汉理工大学汽车车辆工程专业继续深造。2年的学习,不仅帮他解决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更让他开阔了眼界,及时了解当下最前沿的技术与研究方向,进而帮助公司抢占市场先机。
量力而行,真金白银鼓励创新
为了把来谷的高校毕业生等高素质人才留住发展,谷城县充分考虑对人才的需求量和承载能力,县财政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支持落实落细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以引才政策红利吸引、集聚各类人才(团队)有效融入和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以来,资金是青创企业广泛面临的难题。谷城为符合条件的创业青年提供资金帮扶,推行“青创贷”政府贴息贷款扶持项目,为初创业青年在项目资金周转上“雪中送炭”。硕士农民张家进回谷创业,建起了自己的葡萄园,引进“乒乓葡萄”“茉莉香”等新品种,供不应求。为了协助葡萄园扩大规模,当地人社部门积极对接,帮张家进申请到10万元“青创贷”,缓解了资金难题。今年以来,谷城已为44名创业青年发放“青创贷”1227万元,以实际行动为青创企业纾困解难。
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谷城县每年拿出4000万元重奖企业科技创新,持续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紧密合作,完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推动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同频共振,让科研能力强、拥有创新成果的科技人才“引入”企业、“沉入”企业,潜心转化成果,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2023年,县内企业成功立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项、市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1项,多项成果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引才用才大手笔,也要办好“关键小事”。该县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落实高层次产业人才生活补贴等支持措施,国内外顶尖人才引进通过“一事一议”予以支持。致力于办好高层次产业人才子女入学、家属安置、医疗保健、安居保障等关键小事,联合筹集人才公寓75套,符合标准即可“拎包入住”,免去后顾之忧。
但求所用,专家引领推动发展
落户谷城的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的一体化压轴产品获得国家认证,与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研发的100%再生铝棒完美取代纯铝棒,已通过国家专利,并顺利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
近年来,谷城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对顶尖人才需求激增。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机制,仅去年,该县就组织20多家重点企业赴北京、天津、武汉等地,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人才交流对接。院士专家的“点津”,带动企业原有科研人员迅速成长。
襄阳金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落户谷城,一直从事于各类铸件的生产加工,如何突破发展瓶颈、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专门聘请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教授龙威担任“科技副总”,开展为期两年的技术合作。为企业精准把脉,协助科研人员进行设备和产品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
经他提议,企业将设备全部升级为全自动化的铸造设备,也完成了从走量销售低端材料,到接单打造高端配件的业务升级,有效提升了品牌“含金量”,荣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据统计,谷城累计引进企业“科技副总”17名,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0家、海智工作站1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43家,市级以上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7家。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56项,研发新技术125项,开发新产品460个,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2亿元以上。坚持人才引领发展,谷城锚定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标杆,阔步前行。
(来源:谷城县委组织部 通讯员:童光辉、程备、曹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