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基层组织建设
  • |
  • 党员队伍建设
  • |
  • 干部工作
  • |
  • 人才工作
  • |
  • 公务员工作
  • |
  • 汉江创客
  • |
  • 党员教育电视片
  • |
  • 政策法规库
  • |
  • 专题专栏
  • 首页>汉江创客>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2020汉江流域创客英雄汇
    张文杰:绿色“膜法师”
    2020-10-26 17:19
    【字号: 】【 打印

     

    以下为张文杰讲述内容:

      一座小城,7位世界冠军,百名法学博士,不断激励我们奋发有为,展现蓬勃后浪的拼搏之姿。

      刚刚大家看见的是仙桃市八湾村污水处理终端的产水画面,难以想象这些流淌的清泉是经过膜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污水变清泉背后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工作。虽然待遇不菲,但在我心中,创业梦想涌动。

      2014年我辞去工作,回到了家乡仙桃。我选择的创业方向是水处理用高分子膜材料。对于水污染的治理,国际上最先进的解决方案是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膜技术的魅力在于,污水经过膜处理后的产水水质优质稳定,产水指标优于最严格的国家排放标准。彼时,国内高端膜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我们学材料的,为什么不能研发自己的高性能膜材料,为祖国的绿色发展添砖加瓦呢?

      有了这个梦想,我拿出全部积蓄,利用家里一处闲置仓库,和两位小伙伴一起创立了聚孚膜科技。

      我们一开始,就冲着业内最先进的产品方案在研发,技术难度非常大。由于传统装备限制,产品性能很不稳定。那段时间,我们吃住都在仓库,不断进行各种试验。由于对困难的预计不足,手上的钱很快就用完了,若不继续投入将会前功尽弃,如果继续投入,前面做了这么久,产品都没做稳定,这个项目看起来困难重重。

      是坚持还是放弃?我的选择是坚持到底,于是我们东拼西凑又借了十多万元,心里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把产品做成功。为了新产品的开发,我们守着试验线,方案改了又改,思路一变再变,一个小细节都要推敲上百遍。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新产品终于试产成功,那一刻我们高兴的手舞足蹈,恨不得向全世界来分享我们的喜悦。

      然而短暂的喜悦过后,我们不得不面对没有资金来进行生产和销售推广的现实,而项目的一再亏损,和盈利的遥遥无期,像一座座大山压的我们喘不过气。面对一起创业的好兄弟坚持不住选择离开,我无力挽留,我像一个被抛弃的孩子,孤独的站在一片黑暗之中。也有人劝我,“别做了,不会成功的,越做亏的越多,及时止损吧。”说实话,我内心也十分忐忑,我的家庭并不富裕,却因为我的创业决定,让全家陷入了困境。但我母亲依然鼓励我,“不要怕,大不了从头再来”,在家人的支持下,我藏起内衣深处的脆弱,打起精神,鼓励剩下的小伙们继续前行。

      我们的努力和坚持终于迎来了幸运女神的降临。2015年底我参加仙桃 “青桐汇”创业大赛获得冠军,入驻了“创业咖啡”孵化基地,也获得了第一笔的投资资金。有了资金,项目开始迅速推进。

      技术型创业,没有客户怎么办?我们做了一台演示设备,刚好可以放进旅行箱,我拉着旅行箱和创业伙伴一起四处拜访客户。为了多拜访一个客户,我经常要拉着演示设备,徒步行走好几公里。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山东博宇环保的李总。“聚孚膜,没听过!”,一去,就吃了闭门羹。我们请求李总给我们三分钟的演示时间,当我们把演示设备开动的时候,一箱黑的像墨汁一样的污水,经过膜过滤后,瞬间变得清澈透明,李总眼前一亮,当场把我们的设备买走。就这样我们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客户的认可。

      从零客户基础的技术型创业,到销售额突破3000万,产品成功应用在多个万吨级大型污水处理工程中,从第一代膜产品,到第六代层流膜产品的推出,累计申请专利24项,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从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我们用膜技术让家乡的污水变清泉。我们也在不断实践用科技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的梦想。

      六年风雨兼程,六年创业艰辛,六年创新创造。这个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创造奇迹的土壤,我和我的小伙伴将不忘初心,继续致力于用膜科技用水更洁净,做绿色发展的“膜法师”。

    [ 信息来源:襄阳党建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投稿中心


    版权所有: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 2015—2023
    地址:襄阳市荆州街73号 邮编:441021
    投稿邮箱:xyswzzbhjck@163.com
    鄂ICP备19029265号-2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