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档案:杨维广,保康县一中退休教师。他看见故乡仍然处在贫穷的状态,毅然回乡植树造林,造福当地百姓,他历经磨难、不顾自己,只为家乡的富裕和乡亲们的幸福,被誉为“造林愚公”。
人物故事:愚公的故事人人都知道,褚时健的传奇也广为传颂,而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位当代愚公,他已年过七旬,却回到生他养他的贫穷小山村,投入到植树造林的事业中,将乡亲们的脱贫事业当做自己晚年的追求,他就是保康县一中退休教师杨维广。
杨维广的家乡董家沟是保康高山贫困村,村里除了2500多亩薄地外,其余就是大片荒山荒地,一个偶然的机会,杨维广发现种植树苗可以致富,他毅然决定回乡带领村民种树致富。
杨维广计划用5年时间,植树5000亩,15年后,把董家沟村建设成一个比较富裕的绿化景观村,30年后,实现村民人均从中获得30万元收益的目标。
2015年农历正月初十,农村传统年还没过完,心急如焚的杨维广就和工作人员前往恩施买树苗。当天,他们下午2点出发,半夜11点半才赶到当地林场。大过年的路上饭店都没开门,4个人每顿都只能吃泡面。
靠着这种拼劲儿,杨维广回乡一年多就带领乡亲们植树1500亩。目前,全村已有一半村民加入到荒山造林行动中。
树才种下,成材还要几十年,所以杨维广还打算发展林下药材400亩,这样村民就可以早点见到钱了。
50岁时,杨维广的老伴因病去世,2004年大儿子因患乙肝也离开了他,剩下女儿和小儿子也都因工作不在身边,他还有糖尿病。谈到是什么力量让他克服这么多困难来植树时,老人说:“我喜欢简简单单的生活,看到林场套种药材效益可以翻倍,村民这么欢迎我,我希望一直这么干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