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基层组织建设
  • |
  • 党员队伍建设
  • |
  • 干部工作
  • |
  • 人才工作
  • |
  • 公务员工作
  • |
  • 汉江创客
  • |
  • 党员教育电视片
  • |
  • 政策法规库
  • |
  • 专题专栏
  • 首页>汉江创客>汉江创客英雄汇>第五届汉江创客英雄汇
    郭爱玲、赵克学:我们都是战士
    2020-07-07 18:53
    【字号: 】【 打印

      

    以下为郭爱玲、赵克学讲述内容:

      郭爱玲:大家好,我叫郭爱玲,今年55岁,是老河口光化办事处小东门社区原党委书记。

      1月22日,接到上级关于疫情的紧急通知,从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一场硬仗开始了。在小东门社区生活工作了近10年,我熟悉这里的每一条街巷、每一户居民。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守护社区安全,不仅是党和政府交给我的重任,更是社区6900名居民的期盼。

      守好门,看住人,是社区防控的重要内容。1月31日,社区居民小朱被收治入院、随后确诊,一家子前前后后隔离了3个月。有一天,小朱焦急地给我打电话说:“郭阿姨,我们家吵起来了,怕是要出事了”。我吓了一跳,细问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小事吵了起来,一家人窝在家里,闹得不可开交。我心里很难受,因为长期的隔离,压抑、焦虑笼罩着这个家庭,我知道,这是最煎熬的时候。所以每天不管我多忙、多累,我都会给小朱打电话,路过他家时,也要隔着窗子和他们聊上几句,安慰再耐心等几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小东门社区,不只小朱这家情况特殊,还有77户重点关注的困难家庭。起初社区力量有限,我和10名同事每天从早到晚连轴转,仍感到时间不够用,事儿怎么也做不完。多亏有了330名“双报到”党员,小东门社区的疫情防控才有了充足的力量保障。

      赵克学:大家好,我叫赵克学,是襄阳市民防办的一名军转干部,也是鱼梁洲明珠路社区的一名双报到党员。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我也不能缺席!若有战,召必回!1月28日,市委发出通知后,我第一时间赶到社区报到,编入了鹿鸣岛小区的疫情防控专班。

      从那天起,每天都是战斗日!我仿佛又回到了部队生活的状态,每天早上8点准时在鹿鸣岛小区门口站岗,登记人员进出,协助物业消杀,配送生活物资,开展防疫宣传,在社区网格群里疏导小区居民情绪、化解矛盾。“你叫什么名字?麻烦登个记!”“家里缺啥?需要我帮忙吗?”“对不起,这门您不能出去!”这些话,都成了我每天的口头禅。

      郭爱玲:那些日子里,“双报到”党员、社区干部和居民,真正拧成了一股绳,共同守护大家的安全。指挥部通知社区抽派两人到隔离点服务时,我们社区的三安党员杨春福、贾爱强主动请缨,穿上防护服。

      在隔离点,每天只能轮流在一张小床上眯几个小时。为了节省防护物资,他们尽量不喝水,减少如厕次数,嘴唇都裂开了口子。

      在隔离点工作12天后,杨春福的血压升高到90/160,隔离点不让他继续干了。回到社区,他找到我,满脸内疚,说:“书记,等我血压下来了,我一定再去。”没过几天,杨春福又加入到社区卡口值守的队伍中。

      贾爱强结束任务时,瘦了10斤,回到社区那天,和我打招呼,我竟一时没有认出眼前这个又黑又瘦的人就是贾大哥。

      3月5日,辖区91岁陈老太出现发热症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陈老太卧床多年,一直由儿子和儿媳照顾,儿子因为是疑似患者,还在隔离观察。这可咋办?情急之下,我赶紧联系了双报到党员汪华山,他是辖区的卫生院长。半小时不到,汪院长就带着3名医护人员到陈老太家,测温、抽血、消杀。第二天化验结果出来,老人只是普通发热,大家悬着的心这才终于放了下来。我去看望时,老太太儿媳妇拉着我的手说:关键时候,还是共产党员靠得住!

      赵克学:60个日日夜夜的坚守,让我看到了社区工作者的艰辛和不易。为了守护居民安全,明珠路社区工作人员全体超负荷运转,很多同志吃住在办公室,一二十天都没回过家。社区网格员挨家挨户送粮送菜,做宣传搞劝阻。一天下来,个个喉咙哑得说不出话。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叫侯雅洁的网格员,2003年,她曾作为医护人员参加了抗击“非典”,今年又参加新冠疫情防控。2月8日,她在防护措施不全的情况下护送一位老人到医院,随后老人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她也出现了不适症状。在等待给自己做核酸检测的时候,她躲在墙角,一直偷偷地哭。万分幸运,她没被感染。度过隔离期后,姑娘又跟没事人一样,笑嘻嘻地跑回了社区防控的一线。

      郭爱玲:这就是社区防控线上的战士,永远冲锋在前!我想说,战士所做的一切都离不开家人在后方的支持。母亲是一名老党员,今年86岁了,正月初四晚上上吐下泻,住进了医院。我赶到医院想多陪她一会儿。可母亲看到我进进出出,不停地在接打电话,心疼地说:“你回去忙吧,这里有你哥呢”。离开的时候,我不敢回头,怕母亲看到我流眼泪。那天夜里我吃了药才睡着。5天后,母亲出院,可社区防控任务更重了,我没能去看望她。我清楚,母亲有大哥大嫂的照顾,而我们社区还有7户空巢老人,他们的日常生活谁来过问?有了病痛能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在这个非常时期,社区就是他们的依靠啊。一天,大哥打来电话说:“妈在家一听到你的声音就要去阳台看看,可每次只听见你录的防疫小喇叭,就是不见你的人!”放下电话,我临时改变路线绕到大哥家楼下。我大声喊:“妈!”母亲在大哥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到阳台,冲我招手,一个劲儿地说:“孩子,好!我好着呢!看到你,我就放心了!你去忙,要照顾好自己!”

      赵克学:我一直在琢磨,我能为社区的工作者做点什么?想起当年战友们的承诺,我在战友群里发起了捐赠倡议:各位战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襄阳战友期待你们雪中送炭,待到春暖花开时,美丽襄阳古城欢迎你们,襄阳牛肉面绝对管饱。战友们积极响应,群里立刻沸腾起来,并且提出要无偿捐献。2月25日,当我把筹集来的5000个口罩、500个护目镜和100套防护服等防疫物资送到社区时,大家把手掌都拍红了,很多同志眼睛都湿润了。

      郭爱玲:最近我总在琢磨,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眼下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我们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常态化防控下,社区仍然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重要防线。

      赵克学:社区是我家,治理靠大家。两个多月的并肩战斗,让我们双报到党员和社区工作者,成了最亲密的战友。

      郭爱玲:建设和谐平安的幸福社区,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这个光荣的舞台上,我们郑重承诺: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社区家园,共同守护!

    [ 信息来源:襄阳党建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投稿中心


    版权所有: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 2015—2023
    地址:襄阳市荆州街73号 邮编:441021
    投稿邮箱:xyswzzbhjck@163.com
    鄂ICP备19029265号-2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