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基层组织建设
  • |
  • 党员队伍建设
  • |
  • 干部工作
  • |
  • 人才工作
  • |
  • 公务员工作
  • |
  • 汉江创客
  • |
  • 党员教育在线课堂
  • |
  • 政策法规库
  • |
  • 专题专栏
  • 首页>干部工作>干部教育
    宜城市王集镇:深学细悟强担当 真抓实干促提升
    2025-05-28 15:27
    【字号: 】【 打印

    今年以来,宜城市王集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和选人用人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和“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要求,以学明智定方向、以干提能强担当、以评促优增质效,激活干部素质提升“一池春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队伍保障。

    抓实理论学习,让干部思想“强起来”。把理论学习作为干部素质提升的“第一工程”,掀起“以思促学、以学促干”热潮,为干部“解惑”“止渴”“增气”“提神”。学习直达重点。制定学习计划,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业务知识技能培训等作为重点内容,邀请党校专家、部门骨干围绕“两资三能”、平安稳定、乡村振兴等“传经送宝”,为干部素质提升备足“精神食粮”。培训直插一线。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研究,召开工作动员会、推进会3次,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习12次,并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日常帮带等方式,引导90多名村级干部学习充电提能,实现教育培训全覆盖。触动直击内心。用好王全国同志生平事迹展、宜城市禁毒教育基地、楚都家风馆等特色资源,组织110多名镇村干部现场开展党性教育,以亲身见闻推动学习入脑入心。召开全镇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人、身边事警醒干部把好思想之舵,用好手中之权。

    聚焦实践锻炼,让干部本领“硬起来”。坚持“实践出真知、实干显担当”,积极推进轮岗交流,把干部放到一线“摔打锤炼”,让可行的方法论转化为有用的基本功,让能力在实践中提升、问题在实践中破解。在经济发展一线练兵。围绕镇、村两级高质量发展,成立“招商小分队”“项目攻坚组”,选派27名干部参与“两资三能”、产业升级、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任务,促成一批优质产业项目落地投产,16个村集体产业多点开花,同比增长近10%。在基层治理一线淬火。认真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编制乡镇履职事项清单,为干部定责明责、减负赋能。鼓励年轻干部到群众身边嘘寒问暖,去矛盾一线调和化解,全面掌握镇情、村情、民情,真正理解“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的深刻道理。在服务群众一线培优。常态化开展“三访三问三亮三促”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和“微心愿”79件,坚持把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作为干部素质提升的检验标准,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完善考评机制,让干部作风“实起来”。树牢“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促使干部干事创业、争先创优。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综合考量干部在日常工作、重点任务、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表现。既注重工作业绩,又关注履职态度和作风;既看“显绩”,也看“潜绩”。组织干部参加“我为发展献一策”“攻坚项目我来讲”等主题活动,晒出成果、亮出家底,确保考评结果真实反映干部能力素质。严格监督管理尺度。镇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把干部监督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对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警示,先后同17人开展提醒谈话,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对领导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和年轻干部的监督管理,让干部把主动、自觉和乐于接受监督变成一种内在习惯。加大激励关怀力度。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对工作失误的干部启动调查核实和容错免责程序,不让肯担当的好干部寒心、吃亏,先后为8名同志容错纠错、减责免责。在提拔晋升、评先评优时向艰苦岗位、重点任务、表现突出的干部倾斜,干事创业氛围持续浓厚。王集镇被评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5名干部获得“作风建设先进个人”“党委信息工作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

    (来源:宜城市王集镇 通讯员:陈俊杰、李嘉诚)


    [ 信息来源:党建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投稿中心


    版权所有:中共襄阳市委组织部 2015—2023
    地址:襄阳市荆州街73号 邮编:441021
    投稿邮箱:xyswzzbhjck@163.com
    鄂ICP备19029265号-2 |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5号